南京·金陵小镇
金陵小镇位于南京市牛首山西侧,牛首大道以东,绕城高速以北,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是南京江宁的主要景点之一 。小镇核心建筑采用“金陵蓝”琉璃瓦片,搭配金色勾边和妃红色大门,展现出六朝时期的风雅之美。文心馆不仅外观壮观,内部还设有数字电影和互动体验;凌霄台是景区的至高点,可远眺牛首山,晚上有乐器表演。解音台和绿筱园则分别上演《云织箴言》和《长相知》等精彩演出,结合灯光、小船和男女对唱,营造唯美的场景氛围。
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烟雨的千年王城,文化基因中沉淀着“灯石辉映”的磅礴、“烟水氤氲”的灵秀、“竹花清逸”的风骨。此次金陵小镇的场景营造并非简单的仿古堆砌,而是一场以空间为媒介的文化解码之旅——通过将六朝美学基因拆解为“灯与石”“烟与水”“竹与花”三大符号系统,再以当代设计语言进行转译重组,最终在虚实交错的场景中重构一个“既见古意,又见新生”的诗意场域。以调性为基准确认整体的色系,材质、风格等标准;建筑本体的风格强烈,按照本体肌理优化、二次肌理提升的原则深化氛围。
人物设定关键词:六朝风雅、金陵仕女,慧黠幽默、清雅睿智,面短而艳、秀骨清像
人物原型:精神品格核心参照了东晋才女谢道韫;表情、发髻及衣着参考了六朝博物馆中仕女陶俑及历代仕女图形象。
据前期思考汇总,绘制析出三种IP形象风格——写实风格、Q版风格以及原画风格。六朝时期,仕女画成为人物画中一独立画科,涌现出众多专擅此科的著名画家,同期仕女画风出现了从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艳的转变。而其中的写实风格,参照仕女图中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流行风格“秀骨清像”与“面短而艳”,定位更符合金陵小镇的“风雅气质”,因此定位于主形象,并对其进行延伸,Q版风格为辅助形象,用作更轻松娱乐化的场合。
从设计者的视角看,南京金陵小镇的营造是一场对六朝古都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旨在通过空间叙事、文化符号的提炼与场景沉浸,唤醒金陵古韵的集体记忆,同时构建一个“可游、可感、可思”的当代诗意栖居空间。
风潮旨在场景营造过程中追求高雅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融入贴近生活的商业元素,实现文化行业商业的和谐共生,打造金陵小镇商业的灵魂。
深入挖掘金陵小镇以六朝文化为背景的主旨导引,通过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和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属地文化场景氛围,强调业态的丰富性、商业的体验性,展现金陵小镇的繁荣美盛;
将艺术装置、雕塑、壁画等元素切入场景,提升空间的美学价值。另外在街区内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塑、壁画或者特色美陈,既能吸引游客又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配合场地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非遗展示、文化讲座等,增强文化体验感;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引入与文化主题相契合的商业元素,商业品牌在设计之初与六朝文化联动,既能够提升品牌文化价值又可增强游客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在空间设计上,将文化元素与商业功能有机结合。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合理布局商业店铺和公共空间,营造出既有文化氛围又方便购物的街区场景。
于风雅中追寻人间烟火,文化气质与商业气息的协调至关重要。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合理规划商业业态、巧妙设计空间布局、联动文化与商业活动,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和谐共生,让游客在享受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真正实现“风雅与烟火”的完美结合。
⼀个永恒的精神之所,希望它也可以成为这⼀刻⼼灵的着落点。南京·金陵小镇,金陵记忆六朝风华的当代撷萃,传统优秀文化的倾情演绎,将六朝的风雅与现代烟火气完美结合。追忆金陵盛景,生动再现游宴雅集与名士风度。
返回顶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至朋友圈